南通锦工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中国奶业标准“全球最低”为何没人理

编辑:南通锦工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09/29
中国奶业标准“全球最低”的问题,上半年媒体曾炒得沸沸扬扬,相关部门是如何回应的?答案是,当做没听到没看到,没有回应。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名誉院长丁综一15日在微博上表示:“去年7月13日我呼吁重视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制定。一年过去了,没人理我。”(11月1日《南方日报》)

一句“没人理我”,道出了专家的落寞和无奈,毕竟,制定奶业标准的权力掌握在部门手中,心系儿童健康的专家再着急,也没有办法,只能寄望于声音获得关注,进入决策者视野,才有革新的希望。可很多时候,专家的呼吁如石沉大海,无人关注,在决策体制中,专家至多只担当着“为决策提供咨询”的角色,很多时候无法主动影响决策。

奶业的标准,关系到国民的健康,尤其是作为婴幼儿“粮食”的婴幼儿配方奶粉,其标准的科学性更事关重大。为什么专家的声音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呢?一个已经被舆论看透的原因是:可能受到了商业利益的绑架。正如前段时间专家所炮轰的:中国奶业标准之所以全球最低,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了,被特殊利益集团操纵了。奶协负责人的话让人震惊:2010年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,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,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意见都未被采纳,标准竟然就是由几家大的奶企起草的。

当公权力被商业利益绑架时,这意味着某些决策者只会听大企业的声音,眼中只有大企业的利益,而不会关注来自相反立场的声音——说得更明白一点,就是不会听消费者和专家的声音。结果就如丁综一教授所言,“一年过去了,没人理我”。其实一直以来,不仅儿童健康专家在呼吁,舆论也在呼吁。可是,在利益主导的决策下,在唯大企业利益马首是瞻的取向下,喊了也白喊。

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,当一种声音虽然对公共利益事关重大,却不能给相关政府部门、相关官员带来直接的利益时,就别指望声音很快被人听到、很快“有人理你”了。这就是一直为舆论所诟病的“有利就争、无利就推、他利就拖”。一个事情,只要和相关官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上钩,根本无须多说,雷厉风行地就落实了。比如分钱的时候,或者为政府开辟一条生财之道的时候,从来都是风雨无阻、无坚不摧、执行不过夜的。可一旦跟官员关系不太大,甚至要政府和官员让出部分利益,就根本难以推行了,能装作没听到就装,能拖就拖,比如保障房建设,还有公车改革等等。

前几天《人民日报》披露了一条让公众瞠目结舌的消息——公众深恶痛绝的垃圾短信,原来并非人人都能收到。广州电信分公司内部就有一个“红名单”,都是当地某级别以上官员的名字,只要上了红名单,就不会受垃圾短信的骚扰了——商人这么做,正是深谙中国治理之门道后的领悟:他们知道,要想让垃圾短信不被治理,就别把领导惹恼了;如果领导本人常受垃圾短信骚扰,他们必会狠治这东西。可让领导上了红名单,就没有了共同的利益感觉,也就不会被严厉打击了。

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制定,事关公益,却与很多官员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,他们的孩子可能没有吃问题奶粉的危险,他们自己无须喝那种“标准全球最低”的奶粉——更重要的是,即使标准很低,问题很多,他们并不会受到追究。再加上大企业的利益绑架,于是他们干脆就对舆论呼吁视而不见了。